关峡 只要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 就能创作出享誉世界的精品 关峡,著名作曲家,中国交响乐团团长,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他创作了大量深受听众喜爱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类型广泛,并深受国内外业内人士的肯定。 代表作品:《木兰诗篇》(歌剧)、《悲怆的黎明》(民族歌剧)、《霸王别姬》(交响幻想曲)、《公朴赞》、《为祖国干杯》、《激情燃烧的岁月》影视音乐、《我爱我家》影视音乐等。 作为文艺工作者,他兢兢业业谱写每一个音符,将心声注入了作品之中;作为当代杰出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赢得了人民大众及外国友人的喜爱;作为中国交响乐的代表人物,他将交响乐推向全国并走向世界……他就是关峡,在乐谱上调动“千军万马”的音乐家。 “象牙塔”里出不了好作品 记者:您创作的作品与那些动辄就有上千首作品的音乐制作人相比,其实数量上并不多,但您的作品大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这又与那些创作了上千首作品却只有数十首代表作的音乐制作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对比? 关峡:一部作品之所以有写出来的必要,是因为它首先感动了作者,然后还能够感动听众。如果仅仅是为了“炫技”或者是为了物质上的回报,那无论是谁都很难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尤其在这个网络化的时代,形形色色的信息纷至沓来,狂轰滥炸下人们对于感动的标准越来越高,想要让作品能够感动听众,在寻找素材的时候就不能只是简单的上网查一查。 记者:那您认为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搜集创作素材呢? 关峡: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生活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长久以来,许多杰出的作曲家都是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写出了一批又一批植根于现实的优秀作品,只有深入生活、接受现实的启迪,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品。就比如民族地区的音乐,通常都与当地人民的民风民俗、日常劳作密切相关,音乐声一响起,就在群山之间、梯田之上此起彼伏地回荡。而且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它独特的调式,蕴含着丰富的变化,作曲家来到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产生创作的灵感。当然,创作不应该是照搬,而是借用这些元素来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加入个人的体悟。 记者:音乐人三宝曾经表示,真正能够培养民族文化素养的采风至少需要在当地生活两年、三年甚至更久,对此您怎么看? 关峡:的确,想要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积累。像我年轻时在大学里就学过民间音乐这门课程,但后面在剧团工作的时候,还是经常去很多地方采风,这才积累了一些民间音乐资源。也只有经过长时间、高频率的采风,我们创作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活动中,先后建立了多个创作基地,带着文艺工作者们深入音乐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采风和体验生活,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从而让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原创作品。未来,我们还想从这些原创作品中选取精良之作,将它们带到国际的舞台上,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那您认为想让这些原创作品走上国际舞台还需要做到哪些努力? 关峡:想要让这些作品“走出去”,一定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就音乐来说,它是一种能够消除隔膜和误解的艺术,各族人民都能够通过它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所以文艺工作者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而是要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也要多多学习民族音乐的调式和风格。只要对于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就能够创作出享誉世界的艺术精品。 要让作品尽可能的简约化 记者:像您的作品《木兰诗篇》、《霸王别姬》等,都是以东方文化题材赢得了国际观众的欣赏和赞美。除此之外,您还创作过很多广为流传的影视音乐作品,如《激情燃烧的岁月》、《我爱我家》、《士兵突击》等其中的音乐作品,都深受观众们的喜爱。能分享一些您在影视音乐创作中的心得吗? 关峡:我在影视音乐作品的创作中都会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要让作品尽可能的简约化。我们很多的作曲家受西方音乐作曲技法的影响很深,学了很多技术性的理论,但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只是把技术当成目的去展示,那写出来作品只会有形无魂,很难打动听众。一部好的影视音乐作品,并不在于具有多么复杂的作曲技法,关键是在于音乐一出来就能触动观众的内心。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创作的时候就会一直考虑如何让音乐走进观众的心灵,让观众感动和受到震撼。 记者:您能分享一些具体的方式方法吗? 关峡:就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音乐作品,它需要能高度概括、体现那些无怨无悔、奉献人生的特殊群体,并以此结合当代民众心理,升华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这需要对人物内心世界、感情生活给予细致的描写,但这些很难单纯的通过人声或旋律来表现。所以只有强调人性化的音乐表达方式、注重人的心灵及情感诉求,并调动管弦乐手段用以营造出厚重的情感气氛,才能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达到高度统一,也才能从听觉和心理上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的难度,作曲家经常还要承担降低影视作品艺术品味的风险。 记者:在当下影视音乐创作的大环境里,经常会出现“歌红剧不红”的现象,就是通常人们对一首歌表示很熟悉,但却对以这首歌为主题曲的影视作品不甚了解,更有甚者部分影视剧还会直接改编一首已经具有一定传唱度的歌曲来作为它的主题曲。您对于这种创作现象有什么看法? 关峡:我认为一首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应该能够如实的反映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并推动故事情节良性发展,而不是像你说的音乐与影视完全脱节。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绝不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过程,其中一定要兼顾到影视作品的剧情、人物性格、表现内容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音乐的创作,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比较自由地去进行艺术的创造和情感的抒发,而影视音乐的创作则首先需要准确深入地理解影视作品特定的内容和情感,理解影视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从更好地表现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更好地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出发,去进行音乐的构思与创作。所以,影视音乐的创作必须服从于特定的影视作品内容和情感的表现,在内容上也要呈现出协调性。 中国交响乐团在关峡的“指挥”下,曾两度作为“亚洲最好的交响乐团”参加莫斯科和韩国的国际音乐节,被评价为“逼近欧洲一流水平”。然而,关峡却没有满足于此,他说:“我们毕竟只是‘逼近世界一流水平’,还没有‘达到’。”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待音乐近乎严苛的态度,他才能创作如此之多在国内外倍受好评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