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邹文琴 学习声乐要学会“化繁为简”

发布日期:2018/7/24 14:01:15    
  

邹文琴 学习声乐要学会“化繁为简”

    邹文琴,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1980年至今,邹文琴已经在教育岗位上耕耘三十八年,培养了雷佳、吴碧霞、韩红、龚琳娜等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并录制了《歌曲教学》、《练声教学》等优质声乐音像教材,为声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人体作为“乐器”的声乐专业,常常会被披上神秘的面纱,毕竟我们的发声器官看不见、摸不着,想要学习声乐只能靠理解和摸索,对于许多领悟力差的学生而言,学习几年进展甚微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不少研究学者开始对发声器官进行研究,他们想通过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知识,将声乐演唱的“面纱”揭开。奉行这种理念的声乐教师不在少数,在这种教学理念下,不少学生都是从认识人体解剖图开始学习声乐的。

 但这种为了让声乐演唱更加直观、明了的教学方式,在邹文琴看来,却是把原本简单的声乐演唱复杂化了。她表示:“有许多的声乐教师会在自己的教室挂上人体解剖图,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向学生讲解我们的歌唱器官。我非常赞成在声乐理论研究中融入生物学和医学,但在声乐教学中,我觉得这是个‘笨办法’。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许多歌唱器官位于我们的体内,即便我们能从解刨图中知道它们的大概位置,也依然无法控制它们,这就好像我们都知道心脏的位置,但却无法主观的控制它停跳哪怕一秒,发声器官也是如此。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操作起来也并不没有我们想象中直观,还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邹文琴认为,真正直观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学生一尝试就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她表示:“我经常强调声乐教育一定要‘化繁为简’,因为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除了保持音准、记住歌词等这些基础的事情之外,还有感情、气息等需要维系,这时老师如果再事无巨细的向学生强调要点,学生是很难全部做到的。所以,为了能够‘化繁为简’,创建学习规划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一名学生唱歌时会有鼻音,那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会先让他明白什么是鼻音,没有鼻音的歌声是怎样的,即便这种唱法并不正确,但在鼻音纠正之后,再让他学习正确的唱法就会容易很多。相反,如果我们在纠正学生的鼻音问题时,一直向他强调正确的唱法,那他就很容易顾此失彼,最后什么都掌握不了。”

   “能让学生有切身感受的方法很重要,”邹文琴表示,“单纯靠听或看,是学不会唱歌的,但如果我们感受过一次正确歌唱的感觉,那么就可以轻松的学会唱歌,所以切身感受非常重要。打哈欠在声乐教学中经常被提及,就是因为它与正确歌唱的感觉非常相近。我们在打哈欠的时候,喉结会自然下降,软腭也会自动抬起,同时咽腔也会随着打哈欠的动作拉开上下的距离,从而扩张了容积,这都是歌唱所需要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时,我们在声乐教学中所说的打哈欠,基本指的都是‘半打哈欠’,即打哈欠开始时的萌发阶段,此时鼻腔和咽腔刚刚开始兴奋,口腔、下巴、舌根等都处于放松、舒适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唱歌,声音才能明亮、通透。相近的例子还有很多,像歌唱情感的教学中,许多的老师一味的谈意境、想象,在我看来,相比于抽象的意境,一些更加具体的展现歌唱情感的方法对学生帮助会更大。就比如我们的手臂和眼睛,就对于歌唱情感表达很重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我们在舞台上演唱的时候,除了歌声,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情绪的方式,就只剩手臂的动作和眼睛了。还有常常出现的‘说着唱’,也是让学生通过朗诵的形式,来解决歌唱过程当中气息不稳、咬字不清等问题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起来快,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我认为很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