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 精妙的歌词都来自于阅读的浸润 身为一位凤毛麟角般的作词人,方文山曾为周杰伦、刘德华、林俊杰、蔡依林、吴宗宪、温岚、潘玮柏等跨时代知名艺人作词。他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构建后现代新词风。经他创作的词曲中有画面感和东方风,非常符合江湖的整体音乐风格。 对历史感有着独特见解 方文山酷爱唐诗宋词,喜欢底蕴厚重的文字。他以他自身对语言使用惯性的拆解的优势,在历史和时空的转换中,文字肌理的重组中,去诠释着自己的音乐理念,在当下的中国流行音乐市场是非常难得的。 我爱你、你爱我的俗套模式已经是流行音乐的主流,而方文山的作品在上述结构模式的同时,却独辟蹊径的追寻古典的情愫,很适合人们的怀旧心态。他说“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沿袭下来,很值得研究,但是流行歌曲的歌词要求很口语化,太文绉绉会共鸣不足。如果可以将古代辞藻跟现代口语结合起来,然后做那种不太突兀的搭配,觉得很有创意。” 在方文山与周杰伦合作的所有专辑里,每一张专辑都有一两首“中国风”的作品,并不是在某年某张专辑有这样的作品,而是保持创作的续航力,持之以恒,推陈出新。开创了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中国风”。 怎样的歌词能够长久? 方文山提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把旋律完全抽走后,文字本身还有没有阅读的张力?如果没有,就歌词而言是不能流传的。 而如何让文字活起来?这则是要靠日以继日的积累,不仅仅是丰富自己的见闻和阅历,还要更贴近的感受生活,注重身边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借物传情,赋予每个文字灵魂和情感,让每句话充满着生命力。 方文山指出,不管从事何种创作,学习都很重要。他说,很多人对他持续创作的灵感很好奇,好奇他怎么会收集到那么丰富的资料。“这些创作的养分其实来自阅读”,他形容,“阅读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一个事情”,前人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花了三五年时间写完的书,我们只用三五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了,“我觉得这很划算”。 方文山在进入音乐界之前,他曾送过外卖、做过推销员、管线工、外劳中介,为了圆梦而在台北奋斗。他毛遂自荐将自己创作的100多首歌词装订成册,邮寄给各大唱片公司,曾在杳无音讯的等待中绝望,人生“跌到谷底”,直到有一天被发掘出来,与歌手周杰伦成为乐坛的黄金搭档。方文山回忆,歌词创作都是先有旋律后填词,在新人阶段还要“比稿”,唱片公司会将乐曲小样发给多位词作者,讲一讲大概需要什么感觉,然后让作词人自己发挥。不被采用就没有稿费也没有底薪,如果有6个人“比稿”,就意味着最终会有5个人白写。一周“比稿”3次都没有中,往往意味着这一周的努力就归于零。 如今已因《东风破》、《菊花台》等引领乐坛“中国风”潮流的方文山能够从比稿中胜出,与他的写作天赋有关,也与他阅读的积淀密不可分。他说,自己通常是一个人,晚上在办公室,在无人干扰的状况下创作歌词。写一首词,自己会去努力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的背景,比如写《上海1943》,就像要拍一部旧上海的电影一样,要了解当时的元素、符号和风土人情,用具象的词汇描绘那时的画面。 在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里,第一句就是“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方文山说,“大家一定觉得这句话很酷”,但它其实只是叙述了一个时代和历史事件,它跟”唐太宗贞观元年黄河泛滥民不聊生”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历史的叙述。直到第二行写“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自己才把时空和情绪都拉回来了。作词之前,他参观了反映两河流域古文明的美索不达米亚展览。他说,古文明虽然非常遥远,可是那些石碑、器皿、生活用品,隔着玻璃橱窗,跟完全陌生的国民之间,似乎有种历史的连接,因此他在这个时空背景下创作了一个爱情故事。 而拿到《青花瓷》的乐曲小样时,方文山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写《青花瓷》,而是《青铜器》,他觉得这个名字“很炫很酷”,反差很强烈。后来他又觉得青铜器太刚硬,而且带着铜锈的出土文物跟爱情关系不大,后来自己想到了汝窑,但汝窑过于抽象,于是又想到青花瓷,有了“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句子。他觉得听众更易于想象出青花瓷的样子,青花又带有浪漫色彩。在创作完之后,他跟同事在电话里提起“青花瓷”,发现对方没有反应,原来对方误以为他写的是“青蛙池”,用青蛙的跳动象征爱情的过程,觉得奇怪可又不好意思反驳他。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方文山说,寻找歌词创作主题的过程,多是收集、阅读资料的过程。 在他看来,情歌强调感情的共鸣与宣泄,必须能让大多数人认同。词作者需要寻找“情感的最大公约数”,最多数人遇到的情感状态,就最适合写成歌词。而精妙的歌词来自阅读的浸润。 “还有什么比阅读的投资报酬率更高?”方文山建议,要充实自己,用多方面的阅读扩展自己的视野,“你阅读的越多,你看事情的角度就会越客观,因为你中和了各种看法,而不只是单方面接受一种论述”,这是他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启迪。 方文山创作方法分析 一、用摹写的方法,调动眼耳鼻舌身意,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例:天微凉,一路斜斜的夕阳,街道上,景色被染黄。画面很温暖,开心的模样,那笑声如一串铃铛。——《秋冷了月光》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菊花台》 二、用诗人的视角和感受,冷静洞察感情和周遭,将自然和人文景观联系到感情中去。 例:你在异乡如风筝,我系紧了绳,牵挂我们,牵挂红尘。——《黃浦江深》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七里香》 三、用古诗词的创作方法,用词凝练,不写闲词闲句,力求每一个字都发挥作用,一句话信息量极大,包含无限深意。 例: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烟花易冷》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烟花易冷》 四、最大限度运用词类活用,广泛而深刻挖掘我们平时不曾发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将其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挑战人类的想象极限,将汉字魅力发挥到无穷大。 例:我苦涩的喝下,眼泪却酸了我的脸颊。——《你想听的话》 鉴湖岸,溢酒香,绍兴佳酿,佐蟹黄。——《古越龙山》 居酒屋里的小神龛,离铺满鹅卵石的玄关,差不多一米宽的信仰。——《忍者》 五、把电影剧本的写作手法植入到歌词创作中来,细致白描刻画人物和景物细节,将画面和感受直接对接到观众心灵深处,令人产生奇妙的赞叹和会心一笑。 例:天微凉,灯笼的剪影在摇晃,小镇里屋内还透着光。咿呀的木窗,风轻推摇晃,我们抬头瞧见了月亮。你叫我跟上,脚步声放慢,你说婵娟名字很浪漫。——《秋冷了月光》 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牡丹江》 六、用变换场景的手法,使听众产生代入感,令人穿越到歌词所营造的时空中。 例: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在我没回去过的老家米缸,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上海一九四三》 七、广泛挖掘新鲜的词汇,或古代或现代,尽量避开烂俗用法和用词,打造自己的用词习惯和标签,形成高识别度的文字和用法。 例: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烟花易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青花瓷》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兰亭序》 八、从来不直接引用古诗词原文,一定用自己的方式和手法将其内蕴和精髓化解开来,吸收转化淬炼之后,将更为浓缩和甘醇的文字通俗地、独特化地表达给听众,尤其是令年轻的朋友产生兴趣,学到其中的文化意义和修辞,牵引他们自己继续了解和探索。 例: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兰亭序》 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七里香》 九、将从未被人发觉的真理,诗意化、经典化、晶莹化展现给世人,令人初读感觉很美、再读直拍大腿、三读仍有余味,可以无限地随着心境和阅历去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给人以启迪甚至是拯救,否则人们可能一生都困在一个问题上不知所以然。 例: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牡丹江》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不能说的秘密》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兰亭序》 十、在用词上讲求精准、传神,又对上下句和前后句的韵律搭配非常考究,对仗灵活多变,妙趣横生,惊艳的想象令人惊叹。 例:古越凭龙山,我举杯,品无双。——《古越龙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烟花易冷》 你泪如梨花,洒满了纸上的天下,爱恨如写意山水画。——《红尘客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