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季平 民歌的魂 就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 ||||
发布日期:2016/12/13 9:51:39 | ||||
赵季平 民歌的魂就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为诸多经典影视作品配乐作曲,被业内人士封为“乐坛神笔”。 代表作品:《黄土地》、《大话西游》、《大阅兵》、《红高粱》、《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倚天屠龙记》、《孔子》、《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水浒传》、《大宅门》、《乔家大院》、《天龙八部》、《大秦帝国》、《康熙微服私访记》、《大明王朝1566》、《三国》等作品的配乐。 你可以不熟悉赵季平,但是你不能不熟悉他的作品,赵季平的音乐是一个个鲜明的符号,传播在大街小巷和老百姓的口中。在他的音乐中你能找到才气、灵气、大气。他的创作融大俗于大雅,既朴实又深刻,他的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特色,他的音乐迸发出撼动人心的生命激情,他的名字与中国新时期影视剧的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电影配乐是 一部电影的灵魂 给刘镇伟、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配乐;给冯小刚的《一声叹息》配乐;给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配乐,《红高粱》中,“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30支唢呐、4支笙和一座中国大箭鼓一起,痛快淋漓奏出生命的呐喊;而《梅兰芳》的音乐则用悲凉的京胡和箫,强调梅兰芳作为一个凡人内心的孤独…… 这些经典的电影作品,配乐作者皆是赵季平。在张艺谋等导演眼中,赵季平代表了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不过在赵季平看来,电影配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有着音乐自己的规则,而不是简单地“将就画面”。赵季平创作的电影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创作的戏曲题材的几部电影音乐尤其引人注目,他根据电影的内容,用民族元素和作曲技术手段来表达真挚的情感,他的电影音乐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表达、对画面与音乐结合的把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戏曲元素的运用、所采用的作曲技术、音画结合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突破、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赵季平是个典型的文人,温和、亲切、内敛、低调。他的家乡在中国西部,在窑洞、高原、秦腔、剪纸、信天游等各种西部元素中,埋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金矿,这一切为他电影音乐的创作与实践提供了无尽的源泉。谈及成就,赵季平把自己在音乐上的造诣归结于父亲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启蒙:“别看当年我还是小孩子,但却能感受到父亲国画山水中的各种‘声响’,后来就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运用到我的电影音乐创作中。父亲曾经对我们讲,艺术一定要接地气,扎根在民间吸取营养,到生活中用心歌唱。”正如陈凯歌对《黄土地》中音乐配乐的理解与评价一样:“听了音乐,就像看到了画面”。 当提起1983年的《黄土地》,那个时候赵季平和张艺谋、陈凯歌一起去陕北,听陕北的贺玉堂声泪俱下唱了一晚上的陕北民歌时,才由此创作出著名电影音乐《黄土地》,赵季平那份激动和喜悦难以掩饰。《黄土地》中大量使用了西北地区粗犷豪放的音乐元素,使乐曲和张艺谋苍凉的镜头相得益彰,这部电影的成功也让赵季平更加坚定创作源于民间、源于老百姓的理念。回看赵季平过去的多部音乐作品,无论是鸿篇巨制的交响乐,还是轻快上口的影视剧主题曲,善于运用民族乐器表达传统戏曲及民歌元素,已成为他音乐的独特标志。 “走进民间” 传承民族文化 不断深入民间汲取养分,是年过七旬的作曲家赵季平数十年来的自觉坚持。赵季平说,从最初的音乐创作起,他都带着“身入、心入、情入”的信念深入到实际生活中真听、真看、真感受,虔诚地向生活学习、向民间学习,把珍贵的原始素材读懂读透,取其精髓和自己的音乐创作相融合,进而写出鲜活的、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的音乐作品。 正是这样的创作态度,使赵季平的音乐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的音乐创作既是通俗的、民族的,又是流行的、无国界的,无论是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合唱、歌剧、舞剧,还是戏曲音乐、影视音乐,以及各类歌曲,他几乎都是以民族传统音乐为基调,善于运用民族乐器、传统戏曲及民歌的元素,传达出自己的音乐个性和风格,因此他也被誉为“最具东方色彩和中国风格的作曲家”。 记者:您觉得中国民歌的魂是什么? 赵季平:它是老百姓心里的话,它是真的,没有掺假。你看在唐代鼎盛时期,只有民间的、老百姓的曲子进入到宫廷,才使得唐代的音乐达到了一个高峰。不管什么时候,往往都是民间的东西进入到殿堂后,才使整个宫廷有了生机。就现在而言,我们需要大批的能够甘于寂寞的人深入到生活中去,只有那些努力耕耘的艺术家,才是有思想的艺术家。 记者:您觉得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努力才能让我们的民歌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赵季平:这里有几方面。现在很多艺术家、歌唱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很多歌唱家都不断地在各国各地开演唱会,以此扩大中国民歌的影响力。还有一部分有眼光的企业家、有识之士也愿意资助民歌的发展。还有就是在外联这方面国家主动做了大量的宣传。但这些不是单一的,我们应该从政府到民间到歌唱家,包括作曲家,大家群策群力一起创作出好的作品来宣传我们的民族音乐,我想这样效果可能是最好的。 记者:现在大家都喜欢唱多元化音乐,什么摇滚、爵士乐、R&B等等,您会不会担心中国民歌传承后继无人? 赵季平:随着音乐形式的不断发展,中国民歌也确实存在紧迫性,那就是如何保护中国原汁原味的东西,这个经验我们没有。除了保护还要注重传承,这个传承人很重要!民间自身的东西越来越珍贵,传承的紧迫性确实是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生活,作为音乐家来说向民间学习是首当其冲的,通过学习发现一些问题。那些看似不起眼、看似下里巴人的民间音乐,都极具闪光,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记者:在您看来,现在的作曲家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多,为观众所喜爱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 赵季平:这是一个大题目,牵扯到各个方面。学音乐首先要打好在学校的基本功。学会技术以后,为了创作出足以“钻心”的好音乐,采风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从学校学习到现在,这数十年,一直不断地走到民间去,每年大约都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山野间行走。要写出具有“中国味”的好音乐,就要长年坚持这个基本功。这个基本功是一辈子都要做的,是常态性的积累,是要代代相传的,作曲家要有对民族音乐的敬畏和喜欢,要思维开阔,不能太匠气。作曲也需要辩证思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深入生活并不是简单地寻找民间音乐素材,而是寻找蕴藏在民间的、流动不息的民族文化的血脉。 记者:以您如今的人生阅历,您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什么? 赵季平:现在的年轻人要去掉浮躁,甘于寂寞,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只要自己选准一条好路,就“一条道走到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追寻梦想,对结果无需过分执着。也不要凑热闹,要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面起飞。偌大一个中国,我们的音乐源远流长,像秦腔、京剧包括各地民歌非常丰富。我呼吁,所有有志向的青年音乐家们都要到中国角角落落去看我们民族民间的精华,要在学了新的技术后把中西方音乐融会贯通,然后用我们自己的声音,用中国的语言,去和世界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