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我们该用什么立场来继承中国文化? 混搭要有度 文艺工作者要有文化自觉!

发布日期:2016/11/29 11:08:17    
  



我们该用什么立场来继承中国文化?


混搭要有度 文艺工作者要有文化自觉!



    近日,在央视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中,歌手尚雯婕结合自己填词的法语歌《夜之缪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苗清臣,共同演绎了《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这个节目受到现场评委李谷一老师的坦率批评,“我们中国人,用什么立场来继承和传承中国文化,这点我希望你在心里深思一下,头脑里考虑一下。”节目一经播出,引发荧屏内外的广泛讨论。


混搭要有度

和谐融合才能相得益彰


    在这首《夜之缪斯》中尚雯婕的演唱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台风大气,感情充沛。可当她的歌唱与苗清臣的说唱搭配呈现时,上一刻还是“让我进入你的梦境,在你游览的伊甸园里”的法国情歌,下一刻却成了“凌江亭上摆酒宴,我请二王千岁来赴宴”的中国戏曲,不论是歌词、曲调还是意境风格,都给人一种吃饺子蘸红酒的不伦不类之感。

   “渔鼓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演唱者衣冠整齐,左臂抱鼓,左手打简板,右手击鼓,演唱反映百姓生活的曲段时,生动轻快,声情并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被誉为“安徽曲艺一枝花”。2011年5月安徽萧县的“渔鼓道情”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前尚雯婕在节目中也谈到,自己感觉“渔鼓道情”有很强烈的地方特色,但在具体节目编排时,她却只考虑到了舞台呈现时渔鼓的音量小、声音短等表面的问题。我们知道,歌曲都有很强的抒情功能,要传情达意就需要引起听众心灵上的共鸣,而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是其中关键的一点,这恰恰被尚雯婕忽略了。

    同样是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混搭传统文化元素,2016年央视春晚上的那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却收获一片好评,它的演出团队除了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之外,还有陕西华阴老腔“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张喜民和他的“老腔”团队。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将历史悠久的华阴老腔与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现代摇滚大胆融合,并且在内容上挖掘得更深,歌词尽量以老腔古文为主。华阴老腔的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唱腔搭配摇滚乐激情澎湃的音乐节奏,两者浑然天成、相得益彰,整首歌曲淋漓酣畅,一气呵成,感染力极强,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华阴老腔一声喊》很好地实现了歌曲的传承性与民族性,成为央视猴年春晚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混搭成了时尚,从衣食住行到影视综艺,各种出人意表的混搭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似乎只有混搭才能出新出奇,才能制造话题,吸引眼球,而这大概也是尚雯婕改编这首《夜之缪斯》的初衷。然而,就像李谷一老师在节目中提到的,作为文化使者、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学习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在《叮咯咙咚呛》这样传统味道浓郁的氛围中,尚雯婕作为中国歌手却以法语演唱亮相,这本身就违背了身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宣传中国文化的责任。流行音乐要发展,关键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但创新不能乱来,混搭也要有度!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要和谐地搭配,自然地融合,不能为混搭而混搭,更不能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硬凑到一起,那就成了“四不像”。 


厚植文化根基

文艺工作者要有文化自觉


    在《叮咯咙咚呛》节目中,面对李谷一老师对尚雯婕用法语演绎的质疑,尚雯婕却以现场还有外国人的理由回应。李谷一老师提醒她:“你是中国人,要让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而不是唱外国歌!我1985年就去法国开演唱会,全程中国话,观众都为我鼓掌叫好!”一语落毕全场掌声雷动。

    李谷一老师还用西洋歌剧举例,“几位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他们来我们中国演出的时候,都用他们国家的语言,中国老百姓为什么那么懂得?他需要翻译吗,不需要。你如果唱中文,也不需要翻译,也会受欢迎的。音乐无国界。通过旋律感觉,人家能认识你,能知道你唱的什么。所以你现在的‘渔鼓道情’也不是原汁原味的,也不是原调唱的,我希望你下次唱的时候唱出真真正正原汁原味的渔鼓道情,它的旋律它的歌词,你用中文唱出来。”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今年初,在北京卫视的《传承者》节目上,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高台花鼓。本来是赢得现场满堂喝彩的节目,可几位青年评审团成员们却给这一传统节目挑出各种毛病:“没有创新、登不上世界舞台”“没有领舞,都记不住表演者的脸”等等,连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老师都听不下去了,他颇为严厉地教育了几位年轻人。他说,青年评委团的成员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深。鼓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而青年评委团成员因为没看过,就认为鼓文化技术简单,比不上一些以个人表演为主的艺术形式,他不同意。

    稷山高台花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相传是为祭祀农耕文明始祖后稷,由农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稷山高台花鼓曾于2008年作为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节目亮相鸟巢,2009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陈道明老师认为,应该就传承论传承,不能孤立地看待艺术表演,而是要看到,每个独立的节目,都是为了延续文化传统。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这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在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融合的实践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常常被忽略,那就是身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肩负的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亦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文艺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责无旁贷。文艺工作者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要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高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我们不能乱了方寸,不论处于何时何地,中华文化都应该保持自己应有的姿态和品格。就像史学家范曾说的,“孕育了东方文明的中国文化必将以上古哲学自然古典为底蕴、以诗词歌赋语言之美为特色、以意合神侔混沌朦胧为境界、以包容豁达灵智思维为姿态,融入世界、丰富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