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郭兰英 用对了气息才能让声音更结实

发布日期:2016/11/29 10:12:03    
  



郭兰英  用对了气息才能让声音更结实



    郭兰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在民族声乐新兴时期,郭兰英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歌声唱遍大江南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其代表作品有:《我的祖国》、《南泥湾》、《白毛女》、《妇女自由歌》等。

    郭兰英艺术生涯起步较早,多年的戏曲基本功的锻炼和丰富的舞台生活,让她掌握了民族声乐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这些为她后来的歌唱表演,奠定了极为深厚的艺术基础。

    气息对于声乐艺术的重要性,不论在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声音理论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歌唱者必须学会有节制地使用气息,协调歌唱时的呼吸。郭兰英歌唱时十分重视气息的运用。她常告诫学生,力和气的运用是发声的基础,力和气结合好了,声音就可以通畅。小腹要托住气,把气息徐徐送过来。腰间、颈椎要适当地着力支持。

    郭兰英的艺术生涯是从演山西梆子开始的,和其它戏曲品种一样,山西梆子非常注重“丹田气”。旦角当中有的气息浅、有的气息深,小生、老生、花脸、黑头等气息就强调深一些。郭兰英采用的是气息较浅的或支点较高的腹式呼吸法。在谈到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郭兰英曾说,“关于用气,并没有特殊的训练方法,主要靠自己去揣摩。气应储在小肚子中,如气在嗓中,唱时易哑;在胸中则不够用,且两者都不能持久。储在小肚子中,气最长,力量最足,声音结实,也唱得高。但是吸气时,不一定吸到小肚子中,因为离嘴太远,不易出来。不能用鼻子,用鼻子吸会到后面去。不能张大嘴换气,以免直接吸入小肚。唱时小肚常是硬的,唱得越高就越硬,好像底下有块石头顶着。唱高音时,须把嗓子放开,胸口放松,小肚子使劲顶上。”

    此外,郭兰英善于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换气。例如,在唱段《恨似高山仇似海》的第一句“恨似高山仇似海”中,郭兰英除了常规的换气之外,又在“似”与“海”及“海”字的拖腔中间增加了两个换气。这样的处理是她根据此刻人物情感表达的需要,恰如其分地借用了传统戏曲声乐中的“叫板”的演唱技巧,尤其是“海”字从弱到强地唱出来,使听众强烈地感受到其情感上的积蓄和迸发。

    虽然年届九旬,但郭兰英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开朗幽默。近几年,她的身影开始出现在一些电视综艺节目中,在录制现场,有时候兴致上来,郭兰英也会唱上一段。那白金质地的歌喉,依旧清亮、甘甜,沁人心脾,透过那歌声,人们可以听到跨越两个世纪的回响……



“灰色童谣”盛行  只因儿歌已经“变老”!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可以说,很多孩子是首先从儿歌、童谣中认识了世界,形成了最初的价值观、善恶观和道德观。但目前为人们所熟知的童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一分钱》《捉泥鳅》等“老调”上。相比儿歌、童谣的止步不前,网络歌曲、“灰色童谣”却大行其道。“灰色童谣”是孩子们用来取乐、释放压力、彰显个性的同时,传递消极、偏激、暴力和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一种调侃歌谣。全国少工委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平常喜欢哼唱“灰色童谣”的孩子占56%,73%的孩子认为“灰色童谣好玩顺口”。

    童谣跟不上时代,根源在于人们对儿歌教育的边缘化认识。应该看到,很多承载着“70后”“80后”儿时记忆的童谣、歌曲,已经逐步与时代脱轨。而《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电视节目的盛行,更让孩子们的欣赏“成人化”。同时,儿歌创作面临尴尬,一方面,儿歌创作专业人才少,儿歌产量自然不高,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进程中,因无多大利益可图,一些创作者放弃了儿歌创作;学校儿歌教育也有待反思,教材中的儿歌因年代久远,无法在现在的孩子心中引起情感共鸣。正是几乎无适合的儿歌可唱,导致了“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业是好汉,老师发现怎么办,拿起菜刀跟他干”等“恶搞儿歌”“灰色童谣”在中小学生中流行。

    童谣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成长的记忆。童谣断档可能会使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流失,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还需要抓住根本,从儿歌创作源头、学校教育抓起,让口口相传的儿歌成为孩子童年快乐成长的主旋律。

    保护和传承童谣,要抓好儿歌、童谣创作源头。亟待相关激励政策出台,鼓励创作者、爱好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大创新力度,搜集儿童生活中积极、有趣、幽默、精彩的素材,创作出更多使用儿童语言、充满童趣的儿歌、童谣。让儿歌进校园、进课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课带领孩子们学习并传唱儿歌、童谣,师生们也可以将童谣融入“跳皮筋”“快板”“拍手歌”之中,真正用通俗易记、朗朗上口、健康向上的“新儿歌”占领校园文化生活。电视台、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介需要多开辟一些有利于儿歌传唱的频道和栏目,让儿歌、童谣唱响,传遍千家万户。相信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让好童谣在孩子们中传唱开来,而“儿歌断档”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文/张培国



回归中华美学  让民族歌剧走得更稳更远



    歌剧自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我国以来,在约百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探索期、形成期、拓展期、振兴期等几个阶段,形成了以民族化、大众化为显著特征的艺术风格,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独特地位。这一成就缘于中国民族歌剧在题材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在西方歌剧传统中,戏剧题材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艺术虚构的内容为主,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题材不占主流。而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倡导“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认为美来源于现实——这种特点赋予民族歌剧在戏剧内容上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二十世纪是中国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动”的时期,因而民族歌剧的题材内容以表现特定时代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现实生活为主。

    在音乐表现方面,中国民族歌剧坚持走雅俗共赏路线,形成以歌唱为主的多元音乐艺术特征。在吸收西方歌剧音乐优点基础上,大胆结合民族音乐特点进行创新,在音乐上形成了自身风格。《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民族歌剧音乐风格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歌剧在吸收西方音乐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了民族音乐的优点,《江姐》等著名歌剧甚至达到人人传唱的程度。

    同时,民族歌剧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戏剧内容方面,有些作品粗制滥造,牵强附会,脱离了现实的内容,疏离了和大众的情感。在音乐表现方面,有的作品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有的作品刻板晦涩,缺乏感染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市场经济环境下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利益短视影响,但根本原因在于多照搬照抄而少创新勇气,结果要么形成不中不西的“奇葩艺术”,要么产生自说自话的“封闭艺术”。

    对民族歌剧来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回归民族歌剧的优良传统和中华美学精神。这就需要:

    一是处理好立足自身与借鉴西方的关系。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中华美学是不断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歌剧艺术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在广泛继承古今中外优秀戏剧传统基础上,实现包容发展。

    二是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方面要合理发挥市场对歌剧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商业化对艺术本体的侵袭。为此,需要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形成“主旋律精彩、多样化健康”的良好创作氛围。

    三是大力营造促进歌剧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着力围绕创作中心环节,发挥核心人才原创能力,深入开展歌剧理论研究和鉴赏评论,健全完善总体规划、选题策划和价值评价体系,为歌剧精品从创作生产到传播展示等各环节做好服务保障,促进民族歌剧在创作理念、主题思想、题材内容、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发展,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文/许海



“明星丢书” 


用共享唤醒“沉睡”的阅读



    近日,北上广三个城市正式启动了中国版“丢书大作战”活动,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自己“丢弃”的书本,宣传这项文化活动。

    “丢书大作战”是一项图书分享活动,源于英国伦敦的公益组织Books On The Underg- round。而让这个图书分享活动火爆的真正原因是在《哈利·波特》中扮演“女神学霸”赫敏的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Emma Watson) 在伦敦地铁里开心地“丢”了100本书。

    同样具有明星号召力的中国版“丢书大作战”在北上广上演之后,很快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不过,舆论有赞有踩,赞者多认为,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善意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利用空闲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踩者则认为,“明星丢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营,北上广地铁太过拥挤,平时大家挤上去都难,哪有时间和空间举着一本书看?还有人认为,“明星丢书”就是明星营销,向粉丝推销所谓的畅销书,公益性的“丢书大作战”成了广告营销。

    要说明星“丢书大作战”成了广告营销,推荐畅销书,其实也无可厚非。所谓畅销书,多是大众喜欢的书,众人喜欢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营销了呢?无论如何,这个活动的主旨是鼓励人们多利用这些细碎的时间进行阅读。

    我们经常羡慕国外人们在地铁、公交车、航班上抱着书看得入迷的场景,感佩于他们的公共空间充满了诗意。其实,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读书这样的精神需求会成为民众的一种“刚需”。从刚刚落幕的“双十一”各大电商增长强劲的图书销售数据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图书的购买力在不断上扬,大家的阅读需求正在不断提高。读书不只是在家里、图书馆、课堂之上,读书可以无处不在,我们不光要鼓励读书,还应该在公共空间里创造更多更好的读书条件。

    对于“明星丢书”即使形式大于内容,有这样一个类似于“路演”的形式,也比毫无作为要好。公共精神空间的充盈,要靠一些力量去推动,人们的习惯需要一些外力来改变。这一次“明星丢书”的“路演”,最大的意义是唤醒。用共享唤醒沉睡的阅读,让人文精神的漂流唤醒城市的温度。

■文 / 廖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