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碧玉:冉冉升起的玉石“蓝筹股” | ||||
发布日期:2016/11/28 14:37:10 | ||||
玉文化是历史最悠久、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古老文化之一。自古以来,因其温润、莹泽、坚韧的美感,玉成为高尚品德和美好操守的代名词,并因“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而与君子结缘。 在玉当中,和田碧玉素以质地细腻、色泽明翠而著名,虽不如羊脂白玉名贵,但仍是和田玉家族之中举足轻重的品种。最近几年,和田碧玉仍以其独到魅力,广受市场青睐,甚至被公认为玉石界内一颗上升的新星。 世界碧玉产地分布广 在众多玉石种类中,和田玉被誉为玉中极品,高质量的和田玉玉料在当今社会已是日渐稀少。和田玉原矿藏在“万山之祖”的昆仑山深处,经历了天地沧桑的变化、风霜雨雪的侵蚀,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山岩中。经过自然的长期风化而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料”;在岩层中以人工开采的称“山料”,山料的质地偏干,缺少水头。高质量的和田玉籽料均采自河中,经过上千年的河水冲刷,变得细腻晶莹、温润如脂,成为著名的和田玉。 目前和田玉料按颜色分主要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糖玉、黄玉、墨玉等。和田玉家族中,绿色亦是最常见、最主要的颜色之一。和田碧玉是由超基性岩经过热液蚀变形成的,与白玉从接触变质岩的形成不同,它比其他颜色的和田玉多含镍、钴、铬等元素。因碧玉均含有尖晶石成分,故其料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黑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碧玉的产地分布较广,我国的新疆、青海,以及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均有产出,各地出产的碧玉也有着不同的特征。 中国碧玉的原产地在新疆天山北坡的玛纳斯。确凿的资料显示,清朝早期已在此大量开采碧玉,皇家派官员建设绿玉厂,碧玉因此成为清代宫廷使用的重要玉石品种。
和田碧玉器皿拍价高 虽然不及和田白玉那样名闻遐迩、备受追捧,但和田碧玉作为一种珍贵的玉种,在我国使用的年限其实已经相当长了。早在商周时期,碧玉已得到开采和使用,从文献资料上看,当时使用数量也是比较大的。鉴于碧玉本身的特点,过去以碧玉为原料的作品以器皿居多,年代多集中在清代与民国。 碧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相当崇高,为“国之重器”,并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和田碧玉以“维天之命、玉为祥瑞”的寓意成为收藏者竞相追捧的吉祥至宝。收藏和田碧玉,不仅是收藏物件,更是收藏文化。昔日王公贵族才能佩戴的和田碧玉,现在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在香港佳士得2006年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时期的御制碧玉兽面活环盖瓶拍出了628万港元,价格与同时皇家白玉器皿并无差别。 与清代和田碧玉器皿动辄数百万元的成交价相比,当代的精品和田碧玉器皿大多以数十万元的价格成交。 和田碧玉玉质温润细腻,光泽柔和饱满,颜色娇媚艳丽,有绿、深绿、墨绿等色,以“菠菜绿”、“韭菜绿”、“鹦哥绿”为最佳,属世界碧玉中的极品。
颇受关注的“蓝筹股” 专家指出,黄金有价玉无价,和田玉更是以稀为贵,手握和田玉等同“坐拥金山”。 和田玉的开采早见于石器时代。采掘和田玉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采玉方式是在玉龙喀什河的河岸上拣玉,在河里捞玉,用手翻地,最多是挖半米深。然而,现在则是用工程机械大规模采掘。325公里长的玉龙喀什河流域,在“掘地三尺”般的掠夺性挖掘后,目前河流中下游已经到了无籽料可挖的境地。 从历史上看,和田玉历经了从殷商时代至今的长期开采,年产量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150吨下滑至目前的1吨。产量急剧下降,导致价格扶摇直上。据统计,1980年一级和田玉料的价格是每公斤100元,1995年涨至6000元,2000年已经涨至1万元以上,到了2005年则达到10万元以上。2006年11月,新疆当地出台限制机械开采籽料的有关政策,籽料市场供应量锐减。2007年,一级和田玉料的价格飞涨至100万元每公斤,到了2008年又一跃至150万元每公斤。现在好的和田玉料一克就已逼近1万元,每公斤高达近1000万元。和田玉因其资源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性而成为绝品,未来价值不可估量。 和田白玉价格昂贵,很多和田玉爱好者只能转而购买其他替代品种,如和田碧玉。同时,很多和田玉爱好者受翡翠影响,也开始喜欢这种带翠的和田玉,特别是翡翠价格太高,相比之下碧玉价格就比较实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