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民歌选秀节目 传承经典

发布日期:2016/10/18 11:34:31    
  






民歌选秀节目 传承经典


要创新,更要依托地方特色与传统文化



    近日,民歌类的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电视银幕上,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如《中国红歌会》、《中国藏歌会》、《中国民歌大会》等节目。尤其是在国庆小长假期间的民歌选秀节目《中国民歌大会》受到了众多观众和文艺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这档节目以“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中国民族民间原生态歌曲为内容主体,结合黄河、边疆、长江、沿海等不同地域的独特人文风情,共同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中国民歌版图”,向观众全方位展示中国民歌艺术的魅力。节目通过32组原生歌者带来的不同乡音,让民歌又一次以别样的姿态展现在百姓的面前。在重温乡音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体悟民族文化。


 32组原生歌者 唱响祖国美好


    10月2日,《中国民歌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拉开帷幕。在为期8天的时间里,来自34个省、市、自治区的32组原生歌者,为我们展开一幅融地域特色和竞技展演于一体的中国民歌版图,并将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文化精粹展现在最高规格的舞台之上,共同唱响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节目中,人们在熟悉的歌声里,体验着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有对抗干旱,祈求风调雨顺,祝福百姓的陕西民歌《祈雨调》;也有朗朗上口,优美灵动的带着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谁不说俺家乡好》;还有河南民歌《慢对花灯调》、蒙古族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等。每一首民歌都有属于它的故事,每一首民歌都蕴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以及对百姓和祖国的祝福。从这些民歌中,我们听到了这些民族的历史,也听到各个民族的美好未来。在参演者领域,每一个“原生态民族歌手”,在民歌背景故事的挖掘和讲述中,完好展现所属民族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体现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

    节目结束,观众对《中国民歌大会》充满赞誉,“民歌的真谛就在于原汁原味。”“民歌是中国的魂,是中国的根,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网友如此评价。

    透过这些民歌节目,我们可以看到百姓对民歌的热爱,以及青年一代对民歌传承的热烈向往。民歌是经过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民之歌,源自生活,每个地区的民歌都与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至今,每一时代、地域、民族都以不同的歌声传递着他们的历史文明和日常生活。


唱歌的人 都要会唱点民歌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开始了他们的歌唱。从上古歌谣,先秦《诗经》,汉代“乐府”,唐代“竹枝词”,明清“时调”到近现代民歌,民歌历经沧桑而不衰,起于乡野,流于现世。

    如今,在流行音乐和欧美音乐为主导的音乐市场,传统民歌要想谋求一席之地,不仅需要传承,更需新的发展。无论是从《星光大道》走出的王二妮、阿宝等民歌歌手,还是到近日热播的各种民歌选秀节目,我们都可以看到民歌在音乐市场中加速的发展,在百姓生活中的广泛普及。民歌也通过越来越多的民歌节目,给民歌爱好者提供了发展平台与机会,同时也给民歌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关于中国民歌现状,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柳石明表示:“凡是唱歌的人,无论是学美声、学民族还是学通俗的,都要会唱点民歌,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歌手。” 而对于民歌歌手,他建议在学习民歌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学当地的语言,要学当地民歌的风格,还要学习当地戏曲的行腔,这样的话就能够完美的构成了歌者对民歌声音的理解。

    所以说,民歌需要传承,需要创新,需要被人民铭记在心。民歌里有“根”,流淌着民族的血脉,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它记录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是我们祖先的声音,是我们记住乡愁的依托,是我们不忘初心的泉源。中国民歌,既寄托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希望,又承载着新一代传承人的梦想。


民歌创新 需保留原汁原味


    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李光羲在谈到民歌时说:“民歌是声乐的基础,最开始没有作曲家,就是大家抒发情感,根据人的机能唱自己的生活起来的。所以民歌突出一个字:纯,或者是真。没有纯,没有真,就没有民歌。民歌之所以好听,因为一个人唱一个调,唱调大家觉得好听就模仿他,然后越发动听的就流传得越广,所以民歌有个特点,特别朴素、特别纯、特别让人喜欢。”

    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恩凤也谈到:“传承民歌传统,是民歌艺术家的任务,也是每个国人的任务。”中国民歌,不仅曲调优美,更美的是民歌背后的故事,民歌是活着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民歌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关于民歌故事,    恩凤老师说:“通过对故事的理解,民歌歌手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将情绪表达的更为完整和丰满。”例如民歌《三十里铺》中,主人公凤英确实存在,她就是歌中所描述的模样,当如今有人唱起这首歌,回想起凤英的故事,演唱者的表现就会更加准确和真切。

    海南经典民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的作曲家杜鸣心在民歌的传承和发扬上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保留民歌的原汁原味,音调不变。甚至在有些地方,有些民歌完全可以让原本的民歌歌手,用非常地道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形式来演唱,这对保护原生态民歌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请专业的作曲家进行研究,在保证能够很好地对民歌及其文化进行消化的同时,浸入自己的理解,再来进行重新的创作。”所以说,民歌歌手在创新民歌的时候一定不能破坏它原本的地方特色,这样才能让听众觉得亲切朴实。

    文化的形成是经过世代劳动人民的传承演绎和创新累积起来的,是深入到血液里的民族标志。民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就现在来说,面对流行音乐和欧美音乐的盛行,它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今,民歌通过民歌选秀节目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然而,即使民歌选秀节目顺应了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又立足于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内涵,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但是形式虽然在变化,流淌在血液里的文化的基因是不能够变异的,只有在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方面多做思考,并付诸以实施,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创新的目标才能实现,艺术创作活力和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的目标方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