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报

  

艺术品收藏市场日趋成熟

发布日期:2016/9/26 18:35:53    
  

    近些年,书画、古玩等艺术品市场纷纷出现了调整。在调整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投资者和收藏者在调整中的表现更加趋于理性,市场进一步区分和细化。

  可以见到的是,拍卖场上精品与普品的价格差距变大。买家对于拍品的要求更高,希望拍卖品多一些流传有序和来源可靠,多一些精品、“生货”,少一些“普品”、“大路货”。

    以往,买家买书画都习惯上按平方尺价格来计算。如今,由于人们对于艺术品品质的深入理解和鉴别,对于真精新的艺术品,已经常常不再简单用平方尺来衡量。买家考虑的是,如果这次买不到,以后还能不能再有机会。

    比如,中国嘉德2015年春拍“大观”夜场中,一幅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最终以2.79亿元创下潘天寿画作拍卖的最高纪录。这幅作品的成交价比起同时期其他潘天寿的作品用平方尺计算肯定是太贵了,但这件作品之精,以及其在潘天寿作品中的突出地位,是完全不能用其他“普品”价格来衡量的。

  因此,大名家、高价位、精品“生货”多的夜场上,买家多,举牌的人也多,常常会出现天价拍品;而拍卖日场的拍品相对普通、“大路”,看的人少、场上坐的人少,竞争也不激烈。夜场与日场之间人气、买气的两极分化也是当今市场更加成熟的一大特征。

  拍卖品保真与否,价格差别也越来越大。按照文物古玩的交易特点,拍卖行一般都不会为拍卖品保真。但拍卖场中还是能经常出现“开门真”、流传有序,或者被国家文物部门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拍品,这些普遍被看真的拍品往往会拍出高价,甚至比一般模棱两可的“普品”价格提升一倍到几倍。当文物管理部门认定是一级文建议国有文博机构优先购买时,实际上就相当于文物部门为拍品保了真,定了品质,因此,场上出现买家当仁不让、志在必得的竞买气氛也不足为奇了。

  品种走势也出现分化。由今年春拍可观察到,古代书画、古籍善本、古代佛像以及瓷器精品,都收到买家追捧。这主要因为古代文物的稀缺性十分明显。而当代书画、当代艺术品种受关注的程度就没有如此火爆,因此,市场出现一些品种调整下滑,一些品种继续创新高的分化走势。

  强者恒强——拍卖企业间差异也在逐渐拉大。近两年,大型拍卖行的成交额稳中有升或略有下降,而中小拍卖行成交额下滑较多,体现出强者恒强,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市场集中度明显增加的市场态势。当市场进入深度调整,各种资源上的竞争异常激烈时,客户会更加看中拍卖企业的品牌、诚信、规模和专业水准,往往会摒弃那些新、小、差的中小拍卖行。

  收藏者对于古玩艺术品鉴定上的需求也更加细化。以往,古玩艺术品的爱好者常常有一个误区,认为古董专家应该什么都懂。在过去的收藏市场的成长过程中,许多人的收藏品种无所不包,成了收藏“万宝囊”,古玩专家跨界鉴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到处都是“万事通”。随着市场的更加成熟,随着假货、高仿的更加逼真,要求古玩艺术品鉴定专家的知识层次要更加深厚,鉴定经验要更加丰富,更需要深入执着于研究某个单一品种。